当前位置:首页 >平台新闻

平台新闻

行业分析 | 灌排行业测控一体化闸门市场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25-02-26

灌排行业测控一体化闸门市场分析报告

一、引言

灌排行业测控一体化闸门是一种集成了传感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多种智能设备的闸门系统。它采用先进的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农田灌溉状态,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水资源状况,自动调节闸门的开启程度,实现水量的精准控制。同时,该系统还能通过远程监控和管理平台,实现对闸门的远程控制和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灌区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灌排行业测控一体化闸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提高灌溉效率:测控一体化闸门能够实现对农田灌溉的智能化控制,确保农田得到适时适量的水分供应。能够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还能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2)减轻劳动强度:传统的灌溉方式需要人工调节闸门开启程度,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下。而测控一体化闸门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控制,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3)应对极端天气:在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条件下,测控一体化闸门能够及时排水,防止农田积水,减轻灾害损失。同时,在干旱季节,系统也能确保农田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4)促进农业现代化:测控一体化闸门的应用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提高了灌溉效率和管理水平,还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发展,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随着国家对灌区现代化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大力推进,测控一体化闸门作为关键的水利设施,逐渐成为农业灌溉、水利工程和市政水务管理中的关键设备,其市场规模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本报告旨在对测控一体化闸门在灌排行业的细分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为相关企业和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1.jpg

二、近5年市场规模分析

(一)市场销量增长情况

根据行业调研,2019-2024年中国测控一体化闸门市场规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21年全国销量约为1万套,2024年预计达到4万套,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58.49%。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对灌区现代化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大力推进。

(二)市场规模驱动因素

1、政策支持:“十四五”规划明确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目标,优先建设5亿亩高标准农田,推动智能闸门需求激增。

国家对灌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视,推动了测控一体化闸门的应用。通过安装测控一体化闸门,灌区能够实现水资源的精细化调配和高效利用,提高灌区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灌溉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测控一体化闸门作为关键设备,能够实现灌溉水的精确控制和监测,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

2、技术标准化:2020年《测控一体化闸门技术规程》发布,规范产品设计及安装流程,提升市场准入门槛。

、技术发展与应用场景

(一)技术特点

集成化设计:集闸门控制、流量计量、数据通信于一体,支持太阳能供电与远程监控。

高精度与可靠性:计量误差5%IP68防护等级,适应20~70℃环境。

(二)应用场景

灌区现代化:干支渠流量精准调控,实现水资源按需分配。

高标准农田:微型闸门(200~500mm)适配农渠,支持群控联动。

传统闸门改造:保留机械结构,升级控制单元,成本降低30%

、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一)国内市场潜力

1、政策红利延续

随着我国灌区现代化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持续推进,对测控一体化闸门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同时,随着人们对水资源精细化调配和高效利用的要求提高,测控一体化闸门的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2、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发展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测控一体化闸门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未来,测控一体化闸门将更加注重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化决策支持。

数字孪生灌区:融合物联网与大数据,实现闸门状态实时模拟与故障预警。

低功耗设计:恒润安闸门能耗<20W,适配偏远地区太阳能供电。

(二)国际化机遇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的推进,中国的测控一体化闸门开始出口东南亚、中亚等区域的国家。未来,随着国际合作的加深,测控一体化闸门的出口市场将进一步拓展。

一带一路市场:东南亚、中亚国家灌溉设施升级需求旺盛。

出口优势:中国产品性价比高(单价较欧美低40%),且适配高温、多沙环境。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出口市场将成为新的增长极。

(三)挑战与建议

标准化建设:需推动国际标准互认,降低海外市场准入壁垒。

服务本地化:建立海外运维中心,提供快速响应支持。

、结论

测控一体化闸门市场在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下将持续增长,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壁垒占据主导地位。未来,智能化、低功耗与国际化将成为竞争核心,出口市场有望成为新的增长极。企业应抓住政策机遇,加强技术创新,拓展国际市场,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依托单位: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国家灌排农业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0号 邮编:100048

联系电话:010-68786004 邮箱gpbztg@gpbztg.ntesmail.com

京ICP备20020346号-2